2月2日上午,政協五指山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會上,五指山市政協委員劉江峰帶來 《關于打造五指山市茶文化旅游地標的建議》的提案獲得關注。劉江峰建議,要挖掘五指山屬地文化,打造五指山市茶文化旅游地標,對打造熱帶海島茶旅游目的地、拉動五指山文化旅游的發展、推動本市“產、學、研、游、養”一體化發展的具有多重意義。打造茶文化旅游地標既能突出五指山市在海南全域旅游板塊布局上的特色優勢,又能促進五指山茶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五指山市“六園”建設快速推進,最終實現五指山區位價值的不斷躍升。
現狀:
產業協同不足,茶旅融合尚在起步階段
劉江峰介紹,過去的一年,在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五指山市茶產業迎來了重大歷史發展機遇,五指山紅茶的知名度也獲得了大幅提升。
2022年12月海南省政府印發《海南省大葉茶全產業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要求進一步加快培育發展海南大葉茶全產業鏈。而茶產業作為五指山市鄉村振興的主打產業之一,當前,仍存在諸多不足。
首先,產業協同不足,五指山茶產業鏈仍未構建完成。這也導致行業標準缺失,信息模糊,定價較為混亂,交易信任機制還不健全的行業現狀。
第二,本土茶種的身份認證及茶種優選優育工作仍未完成。五指山市茶相關的科研先導工作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品質提升。綜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多位高級專家對五指山大葉茶感官評審意見,可總結為:當前五指山大葉茶群體種品種優良率低,產品特色不足。
第三,五指山市茶旅融合進程尚在起步階段,相關的發展規劃和行動綱領仍不清晰。同時,五指山市茶企對國內有影響力的茶展銷活動參與程度普遍較低。
第四、全市沒有專屬的茶文化體驗空間,游客和消費者沉浸感、體驗感不足。而國內諸如武夷山、普洱、杭州等知名茶區均有專屬的茶文化體驗館和茶博物館等屬地茶文化展示中心。
建議:
打造茶文化旅游地標和熱帶海島茶旅游目的地
針對目前現狀,劉江峰建議,首先,應加大茶葉科研投入,依托中茶所、五指山茶科所、陳宗懋院士工作站等專業權威科研機構,加快優良茶種的培育工作,推動五指山大葉茶品質提升,發掘五指山茶產品的獨有特色。此外,將五指山雨林大葉茶打造成為五指山市的“城市名片”。讓外界通過五指山雨林大葉茶重新認識五指山、認識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海南茶文化旅游地標,實現茶文化旅游突圍。
劉江峰坦言,五指山作為海南的寶藏城市,不能光想著做網紅打卡地,成為文化地標才是長期主義。建議加快打造海南首個熱帶雨林大葉茶文化體驗示范中心,作為海南茶文化旅游地標,與海南全域旅游相結合的同時,也可以貫通五指山康養、旅居、酒店民宿等產業。
針對茶文化體驗示范中心應涵蓋的主要內容和設計要素,劉江峰建議:
首先,打造五指山大葉茶種植、加工、倉儲、研發、展示、交易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體驗示范中心。由此衍生出智慧管理、收藏體驗、茶葉金融、茶文創+科創產品等多重投資價值產品,形成產城融合的價值洼地。
其次,茶文化地標應包括五指山大葉茶博物館,建議由五指山市政府出資,聘請專業團隊,打造五指山茶產業的制高點和展示海南大葉茶文化的精神高地。同時,應以茶產業、茶康養、茶文旅三大生態圈為主體,打造茶山劇場、雨林大葉茶大會永久會址、貢茶文化集中體驗地、大葉茶非遺文化傳承中心等特色項目。涵蓋觀光、演出、展示、休閑、活動、文化、購物等全方位旅游體驗環節。
另外,文化地標建筑空間設計時應注重細節審美,注重氛圍感的營造,抓住顏值經濟,零投放的同時還能引發“自來水”。要在傳統中發掘時尚。溯古尋新,以傳統文化為根基進行現代審美的再創新。從裝飾美學到整體的功能設計將海島雨林、健康生態等理念融于一體。打造五指山的“城市會客廳”。
(責任編輯:王翔)
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編僅作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所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原文章信息:標題:市縣兩會丨五指山政協委員劉江峰:打造五指山市茶文化旅游地標,作者:佚名,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來源地址:https://www.chalv.net/zixun/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