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香,這一源自茶樹本身的特有香味,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這與花香的形成原理相似,都源于植物本身的特性。茶樹,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植物,其分子生物學尤其是功能基因的研究相對遲緩。然而,正是這些功能基因決定了不同茶葉的品質、香味以及獨特作用。
??在全球近60個產茶國中,只有十幾個國家的茶園年產量能超過1500公斤/公頃。而在我國約110萬公頃的茶園中,僅有不到25%的茶園栽種了經過改良的品種。這是因為茶樹是多年生植物,培育與推廣新品種的困難之一就在于其生育周期太長。
??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為茶樹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全基因組的方法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人們現在一天就能獲得幾千個基因。然而,在茶樹功能基因研究的初期,得到一個基因并不容易。全世界那么多茶葉研究者,到2001年也只獲得了十幾個基因。但隨后,采用EST等方法,研究人員在半年時間里就取得了一千多個基因。
??茶葉的香氣千變萬化,有高有低、有長有短、有淡有濃、有雅有俗、有清有濁、有鮮有悶。綠茶以板栗香型最多,紅茶則以香氣濃郁、類似蘋果香為特點。烏龍茶香型多樣,有鮮明的品種香型如黃金桂香、奇蘭香、毛蟹香等。而普洱茶的香氣則以純正為好,荷香為上,帶陳木香為極品。
??首次對茶樹種質資源的遺傳穩定性以及茶組植物和茶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進行分析,研究人員提出了3種獨立的方法用于茶樹種質資源的分子鑒定。并率先啟動了茶樹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茶樹cDNA文庫。通過高通量基因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比對、分離、克隆和注釋茶樹功能基因,研究人員初步明確了茶樹新梢基因表達譜特征和表達豐度,并獲得了300多個茶樹功能基因的部分序列或全長。
??其中,與茶葉香氣形成密切相關的兩個基因——β-葡萄糖苷酶和β-櫻草糖苷酶基因的發現尤為引人注目。這兩個基因的表達豐度和特性對茶葉香氣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而茶葉的香氣不僅可以令人愉悅,還可以被人體吸收并隨著血液循環到身體的每個毛細血管。日積月累,這些香氣成分會在人體內積聚并散發出芳香物質,既可自賞又可香人。
??我們期待更多的人投身于茶葉的研究之中,發現茶葉的功效與作用對人體健康的更多幫助。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茶葉香和茶葉的其他基本知識點。因為學習是一種進步,而研究則是發展的開始。
掃碼關注? 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王翔)
聲明:文章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本網站所有。凡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