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服務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
??第一條
??全面開展護航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法律監督活動。圍繞“一片茶葉”發揮檢察職能,把“利檢人在草木間”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檢察活動的小專項,堅持全員上陣,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助力利川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第二條
??建立茶葉產業鏈鏈長+檢察長的協作配合機制。對于涉及茶葉產業、茶企發展、茶農利益的法律問題,特別是法律監督問題,全部由鏈長與檢察長直接溝通、共同會商,同時征求工商聯和茶葉產業協會的意見,相互提供專業咨詢,對具體案件及時通報辦理進程及結果。對于涉及茶葉產業的檢察建議,全部由檢察長直接送達鏈長。
??第三條
??建立高級檢察官和茶葉企業的對口聯系服務機制和案件承辦機制。對全市規模以上茶葉企業和重點培育茶葉企業,全部由高級檢察官進行對口聯系,發放檢企聯系卡,定期開展走訪,了解茶葉企業司法訴求和法律需求,靶向為茶葉企業提供“診斷式”法律分析、“保鏢式”法律保護、“管家式”法律服務。相關茶葉企業及“四類人員”在四大檢察領域的案件(含關聯案件),全部指定分案對口聯系的高級檢察官承辦,承辦檢察官全面提前開展社會調查和影響、風險研判,從日常聯系中深入了解涉案茶葉企業的生產經營、納稅就業、知識產權、社會貢獻等情況,全面分析研判發案背景、原因及涉案情節,慎重選擇辦案時機和方式,慎重作出檢察處理決定,并在案后開展“三問三防三度”回訪。
??第四條
??完善涉及茶葉產業案件和線索管理移送。涉及茶葉產業的案件,全部做到“當日受理、當日錄入、當日流轉”,對不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全部開展公開聽證,并邀請茶葉企業所在鄉鎮人大代表或茶園所在村“兩委”委員參加。在辦案中發現或者控告申訴受理的涉及茶葉產業的職務犯罪線索,全部第一時間移送紀委監委或者上級檢察機關。對于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及時向上級對口部門請示,確保事實認定、法律適用、適用程序正確。
??第五條
??嚴厲打擊針對茶葉產業的違法犯罪活動。緊盯茶苗培育、推廣種植、鮮葉采購、生產加工、市場流通、產權保護等環節,針對破壞茶業建設、阻礙茶企發展、侵害茶農利益的違法犯罪,全部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在批捕、起訴等環節,加大懲處力度,形成震懾效應,全程做到打擊犯罪與追贓挽損同步推進。
??第六條
??加大涉及茶葉產業的刑事訴訟活動監督力度。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業農村局等行政機關的溝通聯系,督促對危害茶葉產業的立案監督線索全數錄入“兩法銜接”平臺,及時匯總分析開展監督。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加大涉茶葉產業案件“掛案”清理,對久拖未結及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糾紛案件,全部啟動監督程序,同時全程對偵查活動進行監督。對侵害涉茶企業案件的財產刑執行情況開展重點專項監督,對需跨區域流動、變更執行地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社區矯正機構依法及時審批,全面開放“綠色通道”。
??第七條
??完善涉及茶葉產業的民事檢察監督機制。借鑒其他地區相關案件中的大數據監督模型原理,精準發現并監督涉及茶葉產業的虛假訴訟。對相關當事人通過控告申訴渠道反映或者依職權發現的涉及茶葉產業的民事訴訟案件監督線索,全部調閱審判正卷、副卷,全面運用調查核實措施,靈活運用檢察建議或抗訴方式,加強民事裁判結果監督、審判違法監督和執行監督,重點依職權監督侵犯茶企當事人、案外人實體權利的民事執行活動。
??第八條
??做實涉及茶葉產業行政檢察工作。開展非訴執行監督專項活動,全面摸排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白砂糖、銷售添加白砂糖的茶葉等摻假摻雜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的案件,針對未依法申請強制執行、執行程序空轉、行政處罰執行不到位等情形,全部依職權啟動監督程序,規范行政非訴執行案件辦理,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第九條
??優化涉及茶葉產業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在辦理茶葉產業涉及較多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安全生產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全面用好磋商和訴前檢察建議,糾正相關行政機關不作為、亂作為,探索完善公益訴訟與茶園生態損害賠償銜接機制,慎重提出關停等影響茶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建議和訴求。
??第十條
??全條線加強茶葉產業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把握四大檢察綜合履職運行規律,強化對茶葉商標、專利、植物新品種等領域案件研究,探索對利川紅產業集團的掛牌綜合保護。全面加強茶葉種業知識產權、地理標志的公益保護,依法懲治茶葉產業知識產權惡意訴訟,針對利川茶葉地理標志產品的侵權假冒行為,以及通過盜竊、欺詐、電子侵入等不正當手段侵犯商業秘密的犯罪行為,全鏈條進行嚴厲打擊。
??第十一條
??全面開展涉案茶葉企業合規工作。按照省檢察院的辦理規程,對于涉案茶葉企業合規能用盡用,并根據不同規模和犯罪情節合理選擇合規辦理模式。同時以合規案件辦理為契機,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全產業鏈預防茶葉企業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發生。
??第十二條
??探索建設茶園周邊生態修復基地。在辦理破壞生態環境類犯罪案件過程中,全案推進訴前修復生態從輕處罰機制,因地制宜圍繞茶旅融合示范點、有機茶園建設點,全域開展補植復綠,建設茶園周邊的綠化保護帶,逐步形成生態修復的法治教育基地。
(責任編輯:方婷)
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編僅作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所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原文章信息:標題:利川市檢察院發布服務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作者:利川市人民檢察院,來源:利川市人民檢察院,來源地址:https://www.puercn.com/news/133901/)